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健康

    首席科学家

 

cuizhanfeng

 

 

 

 

崔占峰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Donald Pollock化学工程教授

 

cathy ye

 

 

 

 

叶华

牛津大学工程学副教授

 

崔教授和叶教授的专长是组织工程使能技术和干细胞技术,如研发培养骨骼、软骨、肌腱和皮肤生长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用来保存活细胞和工程组织的低温贮藏和玻璃化冷冻技术。

 

James Kwan

 

 

 

James Kwan

牛津大学工程科学副教授

James Kwan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物理声学,即超声和空化。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压力波,在足够的强度下能够自发形成气泡(即空化)。空化的能量很高,可以增强传质,打破化学键,打破生物屏障。

 

 

jason

 

 

Jason Raymond

Jason Raymond博士是物理声学高级研究助理,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物理声学实验室成员。 现任OSCAR物理声学实验室联合负责人。

 

 

da

 

 

 

 

David Clifton

牛津大学医疗机器学习教授

Clifton教授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人工智能系统。他在OSCAR的实验室将与中国的医院和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创新型“智能”医疗技术。

 

 

 

   联合首席科学家

 

pei

裴海云博士

高级研究员/崔占峰教授组

裴海云博士于2021年加入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OSCAR)。她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和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助理。她长期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涉及干细胞与肝再生医学、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和重编程技术、造血干细胞扩增及诱导分化。

 

   

    高级研究员

 

pei hai yun

Petr Jurcicek博士

高级研究员/崔占峰与叶华教授组

Petr Jurcicek博士于2023年1月加入OSCAR,担任崔占峰教授和叶华教授科研组的高级研究员。Jurcicek博士于2014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系统技术(MEMS)。博士期间他主要研究了关于纳米电喷雾离子在交流电场中,从大气压区到质谱仪高真空的传输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并由此开发了一种可以提高离子传输效率的新型小型化装置。

取得博士学位后,Petr进入了生物医学和消费产品行业继续他的职业生涯。在加入OSCAR之前,Petr任职于欧洲最大的媒体公司——位于英国的电视广播公司Sky UK Ltd。任职期间,他深度参与了 “Glass TV” 的开发和量产,这是Sky UK Ltd在英国市场上的第一个电视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成功。Petr Jurcicek博士是一位资深的机械设计和研发工程师,在产品生命周期、大规模生产、电子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具有广泛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研究员

 

jessie

 

刘张代红博士

研究员 /David Clifton教授组

刘张代红于2020年加入OSCAR。她的博士就读于英国华威大学数学学院,并同时是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和阿兰图灵研究所的访问博士。她之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变量分析和潜在因子模型对核磁共振脑影像与行为数据的建模,同时她对预测模型,降维方法,推荐系统,特征抽取和深度学习也深感兴趣。

 

 

wei xin tu pian

Alexander Vasilyev博士

研究员/David Clifton教授组

Alexander Vasilyev博士于2022年9月加入OSCAR,担任David Clifton教授的电子医疗与人工智能研究组研究员。他于2020年7月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眼球运动的计算模型的开发和心理物理实验的设计。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Alexdander在药物研发公司Gero.ai有2年的工作经验,期间担任研究员,后来担任科研团队主管。

 

zhan he nan

战鹤楠博士

研究员/叶华教授组

战鹤楠博士于2021年8月作为研究员加入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OSCAR),叶华教授研究组。她于2020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她主要的研究重点是用于2D和3D细胞培养的仿生水凝胶复合材料,并且熟悉多肽的合成、纯化和功能化等实验操作。硕士期间的研究是围绕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药物缓释载体方面的应用。在OSCAR,鹤楠将使用天然聚合物作为水凝胶基质用于各种再生应用。她曾在信达生物制药担任抗体研发的理化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工作为天然水凝胶在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

 

 

li hui lin

李慧琳博士

研究员/崔占峰教授和叶华教授研究组

李慧琳博士于2021年9月作为研究员加入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OSCAR)再生医学工程组。同年6月,她在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AMMS),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裴雪涛教授组)取得博士学位。硕士期间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内皮细胞滋养层构建支持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进行高效扩增的体系,同时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学的常规实验操作。在博士期间,她主攻体细胞记忆推动特定亲本细胞起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向造血谱系进行优先分化的研究内容,并且熟悉诱导多能干细胞向造血、内皮和神经等方向进行诱导分化的实验流程。在学期间曾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3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分别为3.929,4.556和6.832;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为4.963。今后在OSCAR,慧琳将通过跨学科协作以适应细胞大规模稳定生产的需求,目前研究工作为功能性血液细胞的扩增及制备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

 

 

   技术员

 

binbin li

 

李彬彬

技术员/崔占峰教授组

李彬彬于2018年9月加入OSCAR。她于201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临床兽医系。2014年至2016年在当阳市畜牧兽医局工作,并在2016年担任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2016至201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根据课题需要从事猪流行病病原检测和分析工作。在加入OSCAR前,她在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担任全球药物安全数据管理专员,对上市药物不同来源的不良反应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递交报告至全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目前的研究工作是人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

 

zhujiachen

 

 

朱佳晨

技术员/叶华教授组

朱佳晨于2019年7月获得苏州大学硕士学位并加入OSCAR。她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丝蛋白微图案生物材料的研发。 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专注于干细胞在不同生物材料表面基因表达的差异。

 

 

ceng yi da

 

曾亦达

技术员/崔占峰教授组

曾亦达拥有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士学位,有五年GMP级别细胞疗法工业经验。专业方向是人源细胞与干细胞的培养与研究,现着重于对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验证研究与规模化扩增方法。